软件侵权是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复制、修改、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行为,侵犯了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软件侵权的界定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
擅自发表、登记、修改、翻译软件等行为均属于侵权。
实质性相似+接触原则:
被诉侵权软件与权利人的软件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相同或实质性相似,且侵权人在开发过程中接触过权利人的软件或存在接触的可能。
复制程序的基本要素或结构:
包括完全复制程序的基本要素或结构,或按一定规则、顺序复制部分软件代码。
在打假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软件是否侵权:
查看软件的使用协议和版权声明:
如果软件没有明确标注著作权信息,或者使用了未经授权的素材,那么很可能就是侵权软件。
保留相关证据:
如软件使用记录、购买发票等,以证明侵权行为。
向软件著作权人发送侵权通知:
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软件侵权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未经许可的使用行为、实质性相似和接触原则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建议通过法律途径和专业律师的帮助来确认和处理软件侵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