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如下:
把握论文整体思路进行剪辑
在完成论文正文的撰写之后才进行摘要的撰写。
把握论文的整体思路及本论部分的论证,剪切各论证章节的主题句或结论和关键性的论证推导语句。
用过渡语和关联词连缀各句,使其独立成段或成篇。
根据写作提纲的本论部分进行扩写
摘要的核心应当是原文的本论部分。
根据写作提纲的本论部分可以省时省力地撰写出摘要,但应注意提纲的本论部分只是扩写的立足点,不可忽略导语和结论所包含的重要信息。
根据论文标题来撰写
把论文中的一级标题作为摘要的提纲。
把二、三级标题用一些组织性的语言以及有代表意义的关键词或词组串联起来,使其能把标题之下的重要内容反映出来。
明确摘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论文类型(如会议论文摘要、期刊论文摘要、硕博士毕业论文的摘要等),了解不同类型对摘要的要求。
筛选信息
从论文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确保摘要中只包含有价值的内容。
写作格式
摘要的写作格式因论文类型而异,熟悉各种格式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简明扼要
摘要应该简洁明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避免使用非专业人士可能不熟悉的术语或缩写,除非它们在研究领域内十分常见。
准确引用
摘要中引用的数据和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如果论文中有图表、数据集或算法等需要引用,一定要在摘要中明确指出来源。
注意长度
虽然大多数期刊对摘要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但不应过分压缩,应根据内容适当扩展。
如果摘要太短,可能需要省略一些重要信息;如果摘要太长,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删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多次修改
修改和完善摘要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修改。
明确目标
在动笔之前,先想清楚研究目的是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提炼要点
减少不必要的细节,只保留最重要的信息。
使用主动语态
主动语态能让句子更直接、有力。
独立性和完整性
摘要应是自包含的文本,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够理解。
确保摘要中的信息准确无误,客观地反映研究的内容。
修订和反馈
完成初稿后,返回检查确保所有关键点都已涵盖,且没有超过字数限制。
请导师或同行提供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最终检查
在提交之前,进行最后一次语法和拼写检查,确保摘要清晰、流畅、无误。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撰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