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的定义
行政监督是指 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它包括上级监督、下级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等多种形式。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主要由 行政体制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构成:
行政体制内部监督
一般监督:基于行政隶属关系和机关协作关系产生的监督。
职能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直属机构对其主管业务和所属单位的监督。
主管监督:政府专设的廉政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行政体制外部监督
政党监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行政监督的意义
行政监督对于确保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行政效率、防止和纠正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结论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也包括来自外部的多种监督形式。这种监督体制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