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和唢呐是中国传统的铜制管乐器,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曲儿小腔儿大。这意味着虽然吹奏的曲子本身很短,但声音却非常响亮。这个特征通过对比“小”和“大”两个字,形象地描绘了喇叭和唢呐的独特性。
在《朝天子·咏喇叭》这首小令中,喇叭和唢呐的“曲儿小腔儿大”被用来暗示那些虽然地位不高(如同“曲儿小”)但却得意忘形、耀武扬威的小人(如同“腔儿大”)的情状。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喇叭和唢呐的物理特性,还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讽刺了那些凭借权势欺压百姓、扰乱社会秩序的贪官污吏和宦官。
具体来说,这首小令可以分为四层来理解:
第一层:
描述了喇叭和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暗示了小人得意的情状。
第二层:
说明了喇叭和唢呐的用途,即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第三层:
揭示了喇叭和唢呐的另一面用途,即为害军民,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和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第四层:
通过“水尽鹅飞”的比喻,形容喇叭和唢呐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使得家破人亡,社会矛盾激化。
综上所述,这首小令通过喇叭和唢呐的“曲儿小腔儿大”这一特征,讽刺了那些地位低下却得意忘形、欺压百姓的小人和贪官污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