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下是关于《史记》的一些重要资料:
书名与作者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
内容与结构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和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体裁与影响
《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鼻祖,对后来的纪传体史书影响深远,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价值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版本与注解
《史记三家注》是南朝刘宋的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三本《史记》注解的合称。
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的生卒年有两种说法,唐张守节认为他生于前145年,唐司马贞认为他生于前135年。
《史记》原名叫《太史公书》,东汉恒帝时,正式定名《史记》。
史料来源
史料来源包括古书、档案、民间传说和司马迁的游历经历。
内容特点
《史记》的内容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还写了广大下层的各色人等。
书中不仅有对历史的宏观叙述,也有对人物性格和治国理念的具体描绘,如《秦始皇本纪》详细描述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及其个人的暴政特征。
这些资料展示了《史记》作为一部伟大历史著作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无论是在史学还是文学方面,它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