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时间:2025-02-14 15:56:08 网络游戏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礼仪

基本动作:站、走、坐、蹲、捡、如何敲门、门的开关、递接物品的方法、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

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个人礼仪: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脸、照镜子、剪指甲、饭后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叠放、洗手间的使用方法等。

基本交往:打招呼、谈话、自我介绍、介绍他人、如何接电话、如何打电话、对弱势人群应量力帮助等。

家庭礼仪

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等。

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等。

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等。

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等。

幼儿园礼仪

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课间盥洗礼仪:照顾自己、谦让、物归原处。

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戏规则、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堆、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等。

公共场所礼仪

排队礼仪:喝水、如厕能有序排队、不拥挤,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游戏礼仪: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为满足幼儿的社交需要,有利于其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班级围绕“友好交往好习惯”的习惯养成目标,侧重对幼儿进行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培养。

用餐礼仪:幼儿期正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期,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双手取餐,吃饭细嚼慢咽,不浪费食物,学会正确的进餐方式,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

坐姿礼仪:良好的坐姿不仅有利于小朋友的身体发育,也塑造了一个朝气蓬勃、知礼懂事的好孩子形象。

文明传播

努力做小小文明传播者:积极动员父母、爷爷奶奶做文明家长,勇于指出和纠正父母和身边人的不文明行为,为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幼儿园旨在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