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是指 人们在做事情时,内心处于一种真诚、纯粹、坦荡的状态。它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态度和品质,而非表面的行为举止。正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标志。它要求人们要忠于自己的内心,秉持正义、公平、诚信和善良的品质。
正心的解释有两层:
使人心归向于正:
语出《礼记·大学》,意为要修养自身,首先要使心归向于正,而要使心归向于正,首先要使意念真诚。这种心气也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的感应相符。
公正无私之心: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正心、正身、正业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大丈夫的道德行为规范。正心:就是指做人要正直。做正直的人,做诚实的人,做忠诚的人,做懂得爱和尊严的人,做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做敬业奉献的人。
综上所述,正心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道德修养概念,强调内心的真诚、正直和纯净,是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