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易帜发生于 1928年12月29日,是张学良在面临内外压力下,宣布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并改旗易帜的重要历史事件。具体过程如下:
张学良宣布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奉天省府礼堂举行易帜典礼,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旗易帜。东三省各地主要机关降下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旗,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和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易帜的背景: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继承父位,成为东北保安总司令。面对日本的威逼利诱,张学良在张群、吴铁城、宋大章等人的支持下,最终决定易帜。国民政府特任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影响:
东北易帜不仅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和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还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综上所述,东北易帜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从形式上实现了统一,并为后来的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