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是指1860年英法联军在攻占北京后,对圆明园及其周边皇家园林进行的大规模掠夺和焚烧。以下是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详细资料:
时间 :1860年侵略者:
英法联军
事件经过
1860年10月6日,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圆明园,并发起了抢劫。
1860年10月7日,英军抵达圆明园,加入了抢劫财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英军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大火三日不灭。
1860年10月19日,圆明园全园被侵华英军烧毁。
焚毁范围
圆明园本身及其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损失
园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包括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影响
火烧圆明园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动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该事件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同时也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盛。
后续
1860年10月24日、25日,分别和英国公使额尔金,法国公使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并且订立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现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建立,作为历史教育的基地。
综上所述,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人类文明的灾难,它给中国乃至全人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