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一回,是太虚幻境中的一副对联。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真假难辨、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
字面意思
“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假的被当作真的时,真的也就变成了假的。
“无为有处有还无”:在无为的状态下,有也变成了无;在有形之中,无也显现出来。
哲学意义
这句话揭示了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了真假、有无之间的相对性和辩证性。
它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去理解和把握其真实面貌。
出处与引用
这句话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太虚幻境的石牌坊下,是甄士隐在神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对联。
此外,这句话也被广泛引用在文学作品、哲学讨论和日常语境中,用以表达类似的哲理。
相关解释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事物真实性的质疑和对事物存在状态的反思。
它也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人生态度,即“无为而治”的思想。
综上所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出自《红楼梦》,用以表达真假难辨、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并提醒人们要深入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和把握其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