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提督是 清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官职,正式名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主要负责 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同时还掌管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事务,是京城治安保卫工作的最高指挥官。这九座城门分别是:
正阳门:
北京内城的正门,位于正南方,是明朝和清朝的国门,代表着朝廷的“脸面”。外国使臣前来觐见皇帝,必须从正阳门进出。
崇文门:
朝廷在这里设置了一道税关,往来客商从外城的左安门进来后,直接到崇文门上税。
宣武门:
多走囚车,是“死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出宣武门。
安定门:
士兵打完回城来都进安定门。
德胜门:
出兵门,出兵打仗都走德胜门。
东直门:
多有运送木料的车经过,象征着生长与建设。
西直门:
是玉泉山水进城的通道,有和谐有序之意。
朝阳门:
是有名的“粮门”,粮车来来往往,满载着粮食,看着就生机勃勃。
阜成门:
走的是门头沟运来的煤车,意味着社会安定富足。
这些城门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和功能,共同构成了北京内城的防御体系。九门提督的设立,不仅加强了京城的治安管理,也体现了清朝政府对京师安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