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简介

时间:2025-02-13 21:43:23 网络游戏

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一场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企图通过控制察哈尔省和指使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等方式,进一步侵略华北。

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刻觉醒,他们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侵略者的坚决抵抗。这场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意识,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为后来的全面抗战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大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而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虽已过去87个春秋,但“反对防共自治运动!”“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为祖国自由而奋斗!”的呐喊声依旧回荡在这红色的土地上,充斥着满腔的爱国主义热忱。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与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群众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揭延缓了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也促进了中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