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解作用
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释放的胞外自由酶或固定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将非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同时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如有机酸等。
酸化作用
在水解的基础上,微生物进一步将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各种有机酸,使废水的pH值下降,完成酸化过程。
微生物作用
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它们通过氧化有机化合物来获取能量,并将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从而去除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
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通过水解和酸化作用,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厌氧消化
水解酸化池中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厌氧消化过程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并逐渐消耗有机负荷。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水解酸化池中的有机负荷与微生物的降解速率保持平衡,以确保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产生气体
在水解酸化过程中,部分有机酸会进一步被微生物降解,生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气体。
物理和化学作用
水解酸化池还具有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能够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并通过厌氧粒状物的分解代谢,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与易分解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混合,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综上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微生物的水解和酸化作用,将有机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厌氧消化过程还会产生甲烷等气体,有助于废水的减容和稳定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