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料,主要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根据氮的化学形态,氮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铵态氮肥
主要品种:包括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碳酸氢铵(NH4HCO3)、氨水(NH3·H2O)、液氨(NH3)等。
特点:易溶于水,肥效快,易被土壤吸附。适用于水田,不易随水流失。氯化铵适用于酸性土壤和盐碱地,但忌用于忌氯作物。氨水适用于各类土壤,但易挥发,需深施覆土。
硝态氮肥
主要品种:包括硝酸钠(NaNO3)、硝酸钙(Ca(NO3)2)、硝酸铵(NH4NO3)等。
特点:易溶于水,吸湿性强,易随水流失。适用于旱田作物,肥效快。硝酸钠适用于旱田作物,可作追肥,但需注意防止淋失。硝酸钙适用于多种作物,特别适合土壤pH值较高的地方,可作基肥或追肥。
酰胺态氮肥
主要品种:主要是尿素(CO(NH2)2)。
特点:含氮量高(约46%),物理性状良好,易溶于水,呈中性,与绝大部分肥料可以混用。适用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
其他类型
尿素-硝酸铵溶液:这是一种混合型氮肥,结合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优点。
建议
选择合适的氮肥: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氮肥类型和品种。例如,水田作物适合使用铵态氮肥,而旱田作物则适合使用硝态氮肥。
合理施肥:注意氮肥的施用量和施肥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物生长受阻或产生毒害。深施覆土和合理混用肥料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注意环境保护:氮肥的挥发和流失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挥发和流失,如深施、覆土和使用缓控释氮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