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五大河流,其相关资料如下:
基本介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地理特征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与文化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黄河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及发展。
重要事件与影响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黄河下游的改道和泥沙的沉积对华北平原的形成和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著名雕塑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象征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孕育者的母亲形象。
这些资料涵盖了黄河的地理、历史、文化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