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时间:2025-02-13 08:58:50 网络游戏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含义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

填报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中,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在《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的第23行。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填报在《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的第25行。

反映的内容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过调整后应纳税的利润额。

应纳税额:反映了企业实际应缴纳的税款金额。

总结: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础,是企业在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则是在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乘以适用税率,并减除依法享受的税收优惠(如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后的余额,代表企业实际应缴纳的税款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