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退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主要目的是通过加热、保温和缓慢冷却的过程,使钢中原本呈片状或网状的碳化物转变为球状或颗粒状,从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后续的淬火处理做好准备。以下是球化退火的详细解释和适用情况:
工艺过程
加热: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的温度,使片状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并溶解部分碳化物。
保温:在加热到指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确保碳化物充分溶解并均匀分布。
冷却:缓慢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并进行等温处理,使碳化物以球状形式析出。
适用范围
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和轴承钢等。这些钢在轧制或锻造后空冷,得到的片层状珠光体与网状渗碳体组织硬而脆,难以切削加工,且在淬火过程中容易变形和开裂。通过球化退火,可以得到球状珠光体组织,渗碳体呈球状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从而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工艺方法
普通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后,随炉缓慢冷却至500℃左右出炉空冷。这种方法适用于共析成分附近的碳素工具钢。
等温球化退火:在保温后,随炉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等温时间为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然后随炉冷至500℃左右出炉空冷。这种方法不仅可缩短周期,而且可使球化组织均匀,并能严格地控制退火后的硬度。
反复加热冷却法:在Ac1上下方反复加热冷却2~3次后徐冷,适用于工具钢。这种方法通过反复加热和冷却,促进碳化物球化。
优点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提高机械韧性,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使碳化物分布均匀,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球化退火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改善机械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的钢材,特别是工具钢和轴承钢。通过这种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钢材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