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意味着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就。
2. “知行合一,知来行止。”——这句话出自《大学》,强调知识和行为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智慧的威力。知识离开实践就变成了空谈和虚无。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指出学习和思考必须相互结合,否则会导致迷茫和无知或失去知识的基础。
4. “知之者,行之始;行之者,知之成。”——这句话强调了知与行的相互依赖关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这是王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指出将知行分开是错误的,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取得真正的理解。
6. “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这是徐特立对知行合一的阐述,强调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7. “知行合一,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王守仁对知行合一的进一步解释,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关系。
8.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再次强调了知与行的相互依赖关系,知是行动的开始,行是知识的完成。
9.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王阳明心学中的名言,进一步阐释了知行合一的内涵。
10.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这句话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只有立下坚定的志向,才能在行动中实现知行合一。
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即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希望这些名言能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