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运大同篇》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的一篇文献,以下是其原文及译文:
原文
1. 大同之政,如一家之制。礼乐既行,百善自兴。忠恕之道,协于内外。吏民之间,不用重刑。货赂之外,无所用心。四时之序,不失其时。九州之会,不易其宜。故曰:天下一家,言而无邪。天下一家,行而不悖。夫民者,水也。而政者,岸也。水逆则溢,岸狭则险。溢则无边,险则救难。是故政当以宽为本,法当以信为纲。纲宽则政得,纲信则法行。政得于民,法行于吏。民所以亲上,吏所以效力,皆由纲纪之信。故曰:纲纪之信,所以成大功于天下也。
2. 《礼运大同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1. 大同的政治,就像一家人的制度。礼乐得到实行,百善自然兴盛。忠诚与仁爱之道,贯穿于内外。官吏与百姓之间,不需要过多地使用重刑。商业与贿赂之外,没有人会投入心思。四季的秩序,不失时机。九州的联合,不会改变其适宜之处。因此说:天下是一家,言语不应有邪恶。天下是一家,行动不应失去自己。如果说人民是水,政治是岸。水流逆则会泛滥,岸狭则会危险。泛滥则无止境,危险则需要救援。因此政治应该以宽容为本,法律应该以信任为纲。纲律宽松,则政治得以实现;纲律信任,则法律得以实行。政治得到人民的支持,法律得到官吏的执行,都是由于纲律的信任。因此说:纲律的信任,是在天下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
2. 《礼运大同篇》说:“大道的实现,就是天下为公,选拔贤能之士,讲信修睦。因此,人们不仅亲近自己的亲属,不仅关心自己的子女,还要让老人有所依靠,壮年人有所作为,幼童有所成长,孤寡独居、残疾者都能得到关爱。男女有各自的分工,女性也有自己的归宿。财物不要藏于自己,而要用于公共事业;力量不要仅仅为了自己而施展,而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防范谋害而不是制造谋害,防范盗窃和乱贼而不是制造盗窃和乱贼,因此,门户不必关闭,这就是大同。”
3. 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声叹气。孔子叹气,大概是叹鲁国吧!子游在旁边问:“您为什么叹气呢?”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英明杰出的君主当政的时代,我虽然没有赶上,可是我心里向往(那样的时代)!”
4.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大家推选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彼此之间讲诚信,和睦相处。人们不仅爱自己的,也爱别人的父母儿子。老年人能安心养老,壮年人努力工作,小孩子健康成长,残废有病的人都有人治疗养护。男的有职业,女的有家庭。生产上杜绝浪费,也不必私藏;工作上尽力做事,也不是为己。这样一来,没有阴谋,没有强盗,乱徒、贼党,人们连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就是大同世界。”
这些原文及译文均出自不同的文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