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是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制度。具体来说,建档立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精准识别:
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核实,确保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纳入扶贫对象。
动态管理:
对已经建档立卡的家庭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帮扶措施。
信息记录:
详细记录每个贫困户的家庭经济状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信息,并分发相应的贫困卡。
帮扶措施:
根据识别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多方面的支持。
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建设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例如:
教育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补助,并在部分升学考试中享受加分政策。
就业支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扶贫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和增收。
医疗保障:提高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其医疗费用负担。
总之,建档立卡是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工作的重要制度,通过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和多方支持,旨在实现贫困家庭的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