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又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这场战争的时间线如下:
局部抗战阶段(1931年9月18日 - 1937年7月7日)
起始时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东北,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重要事件: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中日军队发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
全面抗战阶段(1937年7月7日 - 1945年8月15日)
起始时间: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重要事件: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随后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结束阶段(1945年8月15日 - 1945年9月2日)
结束时间: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正式结束。
因此,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共历时14年。
建议:在讨论抗日战争的时间段时,应明确区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并注意区分不同时间点的关键事件,以便更准确地描述抗日战争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