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后,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并出现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可观的经济增量。
增长动力转换:
经济增长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包括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等多方面的多元化动力。
经济结构再平衡:
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系统转型:
面临复杂的系统转型,包括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调整。
改革开放新阶段:
新常态下,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需要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
发展理念变革: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四化同步”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城乡发展一体化: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和适应新常态,对于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