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
巴金早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并在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和民主主义的觉醒。
巴金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斐然,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49年后,他应邀出访波兰、苏联和印度,创作并出版了《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等作品。他还两度率“朝鲜战地访问团”赴朝鲜战场深入生活,根据积累的素材撰写出一批讴歌志愿军指战员的军事题材作品,如小说《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巴金晚年患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他于2005年10月17日逝世,享年101岁。巴金的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社会进步,他的作品和思想继续影响着后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