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机器人的编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示教编程法
操作人员使用示教器引导机器人完成焊接轨迹,并记录焊缝轨迹和焊接工艺参数。
机器人根据记录信息逐点再现焊接工艺。
适用于结构简单的焊接件,但灵活性差,对环境参数变化敏感,需要重新教学。
离线编程法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焊接工件的三维模型,并在离线编程软件中定义焊接路径和参数。
通过仿真工具模拟焊接路径,优化焊接路径,然后将生成的代码传输到机器人控制系统中。
可以减少实际生产线上的停机时间,降低操作人员的风险。
自主编程法
通过各种外部传感器应用,使机器人能够全面感知真实的焊接环境,识别焊接工作台的信息,确定工艺参数。
实现机器人智能化,但技术复杂,目前应用较少。
在线编程法
通过人机界面(HMI)或特定编程控制器与实际焊接机器人进行实时通信来编程和控制焊接过程。
适用于需要快速调整和实时监控的焊接任务。
编程步骤概述:
创建焊接程序
在机器人控制器上创建一个焊接程序,包括所需的焊接参数(如焊接时间、电弧电压、电流、焊接点坐标等)。
确定机器人姿势
设置机器人相对于工作台的位置和角度。
设置焊接点
在程序中设置焊接点,确保机器人能够达到正确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焊接。
模拟焊接路径
使用仿真工具模拟机器人的焊接运动,检查路径和位置的正确性。
优化焊接路径
根据模拟结果优化焊接路径,确保机器人按照最佳路径进行焊接。
执行焊接
机器人按照设定的路径、位置和角度进行焊接操作,过程中可以监控机器人的状态。
编程技巧:
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小焊接变形和焊枪行走路径长度。
优化焊接参数,制作工作试件进行焊接试验和工艺评定。
采用合理的变位机位置、焊枪姿态、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
及时插入清枪程序,防止焊接飞溅堵塞喷嘴和导电嘴。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并根据实际焊接需求进行详细设置和优化,可以提高焊接机器人的编程效率和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