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精密自走机的编程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
手工编程
在电脑上打开记事本,直接在记事本里输入数控程序。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手工编程,只是在电脑上打字快一点而已。
自动编程
使用自动编程软件。先画一些必要的线条或者曲面、实体,然后输入工艺参数,选择加工的类型,由软件自动生成数控程序。这种方法是标准的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的详细步骤:
可编程功能
可编程功能分为准备功能和辅助功能。准备功能(G代码)用于实现刀具轨迹控制,如直线/圆弧插补、进给控制、坐标系原点偏置及变换、尺寸单位设定、刀具偏置及补偿等。辅助功能(M代码)用于完成程序的执行控制、主轴控制、刀具控制、辅助设备控制等。
准备功能
G代码根据功能类型、使用方法(模态代码和非模态代码、单段执行和连续执行)和加工工艺需求被分为了不同的组。同一程序段中可以有几个G代码出现,但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组G代码出现时,最后出现的一个(同组的)G代码有效。
辅助功能
机床用S代码来对主轴转速进行编程,用T代码来进行选刀编程,其它可编程辅助功能由M代码来实现。
编程指令
编程指令也就几十个,各种系统大同小异。一般花1-2个月就能非常熟悉。自动编程软件稍复杂些,需学造型。但对于CAD基础好的人来说,不是难事。另外,如果是手工编程,解析几何基础也要好。
程序段
一个程序段中指令越少越好,以简单、实用、可靠为目的。从编程角度对指令的理解,我以为指令也就G00和G01,其他都为辅助指令,是方便编程才设置的。
调整和维护
方便调整。零件加工精度需做微调时最好不用改程序。比如,刀具磨损了,要调整,只要改刀具偏置表中的长度、半径即可。
操作
程序编制要根据机床的操作特点来编,有利于观察、检查、测量、安全等。例如,同一种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在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分别加工,程序肯定不一样。
总结:
数控精密自走机的编程可以通过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实现。自动编程通过使用专门的软件,输入工艺参数和几何图形,由软件自动生成数控程序,这种方法更为高效和精确。手工编程则适用于简单的编程任务。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对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