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调整锥度比例通常涉及对锥度角的设定和机床测量参数的调整。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锥度角的设定
逆时针:工件上小下大为正锥,切割时锥度角设定为正;工件上大下小为倒(负)锥,切割时锥角设定为负。
顺时针:工件上小下大为正锥,切割时锥度角设定为负;工件上大下小为倒(负)锥,切割时锥角设定为正。
机床测量参数
h:下导轮中心到工件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如果工件的基准面在底部,则h等于下导轮中心到工作台台面的距离;如果工件的基准面在顶部,则h等于下导轮中心到工件面的距离。
H:下导轮中心到上导轮中心的垂直距离。
T:工件的厚度。
导轮半径:一般取默认值14.5mm。
HL控制系统内的设置
锥度菜单:内的锥度角按单边计,单位:度。
逆时针编程:锥度角取正,工件上小下大,正锥;锥度角取负,工件上大下小,倒(负)锥。
顺时针编程:锥度角取正,工件上大下小,倒(负)锥;锥度角取负,工件上小下大,正锥。
调整方法
调整削切角度
增大削切角度可以增加线割锥度。
减小削切角度可以降低线割锥度。
调整机床参数
通过调整h、H、T等参数,可以改变线割锥度的比例和形状。
建议
在调整锥度比例时,建议先测量实际工件尺寸,并根据工件形状和锥度要求设定合适的锥度角。
调整过程中,注意测量精度,确保调整后的锥度比例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锥度控制,可以考虑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和先进的数控编程技术。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调整数控编程中的锥度比例,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