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多孔打毛刺的编程方法主要取决于你使用的设备和工艺。以下是一个基于流体抛光机的编程示例,以及一个使用加工中心的编程注意事项。
流体抛光机编程步骤:
选择合适的磨料
根据工件的硬度、内孔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磨料。例如:
工件孔圆径在5㎜以下,适合使用软性磨料。
工件孔圆径在5㎜~20㎜以内,适合使用中硬性磨料。
工件孔圆径在20㎜~40㎜以内,适合使用硬性或超硬磨料。
制作合适的夹具
治具的制作尺寸以磨料内缸直径多个40㎜以上的圆盘为主。例如,磨料内缸直径为150㎜时,治具圆盘为直径190㎜以上,厚度至少25㎜以上,材质一般为钢材或铝合金。
设定PLC参数
触摸首页启动标志,进入首页操作系统。
选择触摸【自动计次模式】按键。
选择触摸【系统功能】按键。
触摸液压系统,启动泵浦运转。
触摸【开模】按键,使合模缸上升至合适位置。
触摸【下磨缸降】按键,让下磨料缸下降到底。
放满磨料至下磨料缸内。
触摸【参数设定】按键,设定抛光次数为20次,合模压力为600psi,备压为25%,磨料压力设定为60。
触摸【合模】按键,直到合模缸下移压紧夹具或零件。
触摸【自动启动】按键,机台开始执行抛光去毛刺动作。
操作与循环
机器完全停止运转后,操作人员将工件取出,放入下批工件,按自动启动按键开始。
加工中心编程注意事项:
刀具选型
一般是从1次加工孔的方向开始进行除毛刺加工。
交叉孔的毛刺产生机理:在孔加工过程中,切削2次加工孔时,1次加工孔与2次加工孔的交叉部分会产生朝向1次加工孔方向的毛刺。
注意事项
交叉孔除毛刺非常复杂而困难,需要特别注意刀具的选择和加工顺序。
建议:
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根据具体工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流体抛光机或加工中心,以及合适的磨料和刀具。
精细设定参数:在编程过程中,精细设定各项参数,如抛光次数、合模压力、磨料压力等,以确保加工效果。
多次测试:在正式加工前,进行多次测试,确保工艺参数设置正确,避免出现不良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具体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指导,请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