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开粗编程,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工艺分析
确定加工路线:按照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的加工原则确定加工路线。通常先进行外轮廓的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最后进行车退刀槽、加工螺纹和切断等操作。
装夹方法和对刀点的选择: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自定心夹紧,对刀点选在工件的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交点。
刀具的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合适的刀具。例如,粗加工外圆可以使用外圆车刀,精加工外圆可以使用外圆精车刀,切槽可以使用切槽刀,车螺纹可以使用螺纹刀。
切削参数的选择:根据加工工序选择合适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例如,粗车外圆时,主轴转速可以设为336转/分钟,进给速度可以设为0.3毫米/分钟。
程序编制
确定编程原点:通常选择工件右端面与轴心线的交点O为编程原点。
编写加工程序:根据确定的加工路线和参数,编写加工程序。例如,使用沈阳第一机床厂CAK6150D数控车床和FANUC-0i数控系统,可以编写如下程序:
```plaintext
程序说明 O0004;
工序(一)外形轮廓粗加工
G40G97G99T0101; //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M43; // 启用主轴夹头
M03; // 启动主轴正转
G00X40.0Z1.0; // 快速定位到起始点
G71U1.5R0.5; // 粗车外圆,进给速度1.5毫米/分钟,半径补偿1.5毫米
G71P10Q11U0.5W0.1F0.15; // 粗车外圆,精车速度0.15毫米/分钟,半径补偿0.5毫米
N10G00G42X0; // 取消半径补偿,移动到X轴坐标0
G01Z0;// 移动到Z轴坐标0
X19.8X27.8Z-20.0; // 沿X轴移动到(19.8, 27.8, -20.0)
X28.0;// 移动到X轴坐标28.0
Z-45.0; // 移动到Z轴坐标-45.0
X36.0Z-50.0; // 移动到X轴坐标36.0,Z轴坐标-50.0
Z-59.0; // 移动到Z轴坐标-59.0
```
制备控制介质
将编制好的程序单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磁带、磁盘或USB闪存盘,然后通过控制面板的手工输入或通讯输送入数控系统中。
首件试切
在正式加工前,进行首件试切,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建议
选择合适的编程软件:根据具体需求和机床类型选择合适的编程软件,如Mastercam、Siemens NX、FeatureCAM或Edgecam等。
合理规划加工路线:确保加工路线短且合理,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进行首件试切:在正式加工前进行首件试切,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