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差模具的编程主要涉及对模具结构和段差展开计算的理解,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段差展开计算方法
直边段差:
公式:L = A + B + H - 3T + 2K
其中:
A = 料外尺寸
B = 料内尺寸
H = 段差高度
K = 折弯系数
当H > 3.5T时,按两折进行展开;当H ≤ 3.5T时,按一次成形展开计算。
斜边段差:
公式:L = A + B + L + K’
其中:
A = 料内尺寸
B = 料内尺寸
C = 料内尺寸
L = 料内尺寸
H = 段差高度
K’ = θ/90 × K
当H > 3.5T时,按两折计算;当H ≤ 3.5T时,按一次成形计算展开。
段差加工指导
模具基本结构:
上模主要由模具主体、垫片和面取三部分组成。
垫片通过调整厚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段差高度。
面取长度方向的四个棱边分别倒不同斜角,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
使用注意事项:
段差较小时(如H = 1~2mm),可直接用上下模吻合的方法进行校对。
段差较大时,需通过试折各产品来确认模具的准确性,可能有正确和误差的情况。
安装与调试
安装好上模后,下模放在下模安装座上,使用安装蕊调校模具。
调整A尺寸时,要考虑板厚或折弯形状的不同,调整范围大致为A = V/3 + 0.245t。
测量a、b两点的垂直距离,确保模具两端的垂直距离相等。
对蕊工具的调节量应根据(0.245Xt)与相应的板厚调节一致,调整到相应刻度后要锁紧各部螺钉。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段差模具的编程和调试,确保模具能够准确地进行段差加工。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加工条件,灵活调整模具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