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程中进行分刀,主要涉及到如何合理地设置刀具长度和切削参数,以确保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刀方法:
等距偏移法
对于方形凸台,可以将方形的四条边等距偏移,然后编程时沿画出的平行线走刀,从而实现分刀。
分段加工法
对于需要长短分开加工的深腔模或刀具,可以分成不同长度的部分进行加工。例如,一支D8的刀可以分成35mm和55mm两部分,通过设置刀具长度和切削参数,控制35mm的刀只铣到35mm切削到的区域,然后55mm的刀继续切削剩余部分。
对刀和坐标系建立
在使用多把刀具时,需要分别对每把刀进行对刀,并建立相应的坐标系。例如,假设有三把数控刀具T1、T2、T3,需要分别输入刀具长度、磨耗等参数,并在MDI录入模式下进行对刀和坐标系建立。
寻边器和中心坐标计算
使用寻边器确定工件的中心坐标,然后在该坐标系下进行编程。通过计算工件在X轴和Y轴上的最左、最右、最上、最下四个点的坐标,求出中心坐标,并在相应的坐标系里输入数值。
建议
合理选择刀具长度:根据工件的几何尺寸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刀具长度,避免刀具过长或过短导致加工效率低下或刀具损坏。
精确对刀:对刀是确保加工精度的重要步骤,必须精确测量并记录刀具的实际长度和位置。
优化切削参数:根据刀具长度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延长刀具寿命和提高加工效率。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分刀操作,确保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