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毛坯编程图解主要涉及压铸毛坯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图解说明:
压铸毛坯设计原则
壁厚应尽量均匀,避免尖角,尖角应倒圆R1或R0.5。壁厚较厚的地方应做成异形以减薄壁厚,腔内圆角应尽量做大。
零件图的腔深公差带为0.4-0.6,毛坯图腔深名义尺寸应选取比上差小0.1的尺寸(毛坯腔深为正负0.1)。如果零件图为负公差带,则毛坯图腔深名义尺寸不需加深。
剖视图中留余量的地方(例如:槽)在主视图上的相应位置也要画出来。
对于一个面加工另一个面不加工的地方,零件图的公差带不小于0.4,总高因受反面平面度的影响,应加上局部点允许超下差0.5的字样。
对于单面腔,300X200内的平面度为0.3,400X300以内的平面度为0.4,400以上的平面度为0.5-0.6。
留余量的地方以双点划线表示,并标上余量大小及加工符号。
注意综合考虑机加工的装夹方式,需不需要增加工艺凸台及工艺孔等。
注意预留腔内顶杆位置,最小φ4以上,尽量大一点。
压铸出来的谐振杆的孔的深度比零件图0.1。
编程步骤
毛坯几何体的“部件偏置”:这种方法较慢,不推荐使用。
设置“切削参数”里的“策略”选项卡里的"毛坯距离":这种方法运算速度快,参数合理,是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建模里使用“偏置面”或“抽取面->加厚”:这种方法较手动,适用于简单零件,复杂零件较累。
图解示例
由于无法直接提供图解,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描述示例,帮助你理解压铸毛坯编程的图解过程:
设计压铸毛坯
画出压铸件的轮廓图,确保壁厚均匀,尖角倒圆。
在主视图上标出腔深及余量,使用双点划线表示留余量的地方。
在剖视图中,标出需要加工和不加工的部位,并注明平面度要求。
设置切削参数
在编程软件中,选择“切削参数”选项卡。
在“策略”选项卡中,设置“毛坯距离”参数,确保参数合理。
建模
使用“偏置面”或“抽取面->加厚”功能,根据设计要求手动建造毛坯。
对于复杂零件,可以分步骤进行,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你可以完成压铸毛坯的编程和图解过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