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回转刀架的编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刀架的工作原理
数控回转刀架通常通过电机驱动蜗轮蜗杆机构实现旋转分度定位,从而完成机床的自动换刀。
PLC控制流程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数控回转刀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读取刀位、判断当前刀位与程序刀位是否相等、刀架正转找刀位换刀、反转锁紧以及出错报警处理等。
步进电机与编码器
转位由步进电动机驱动,刀位由二进制绝对编码器识别,通过同步齿形带等将动力传递到刀架。
接口电路与传动装置
数控系统发出换刀指令后,通过接口电路使电机正转,经传动装置驱动蜗杆蜗轮机构,从而使上刀架体产生向上的轴向力将上齿盘松开并抬起,实现“上台”动作。
编程指令
编程时,需要根据右手笛卡尔坐标系确定Y轴的正方向,再判定X轴的正方向,然后在XZ平面内判断G02(顺时针圆弧插补)和G03(逆时针圆弧插补)的方向。
对于前置刀架和后置刀架,编程上有一些区别,例如Y轴正方向的不同,以及正镗内孔与反镗用不同的指令。
刀具偏置量
对刀时系统会自动产生刀具偏置量,但刀位号和刀尖圆弧半径需要手动输入。
建议
在编程数控回转刀架时,建议详细阅读并理解机床和PLC的控制手册,确保所有参数设置正确。
考虑到刀架的机械结构和运动方式,确保编程逻辑与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因编程错误导致换刀失败或机床损坏。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机床型号和控制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