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宽的测量和编程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步骤:
测量槽宽的方法
使用槽宽卡规
设计并制造专用的通止规,通规能够通过而止规无法通过作为合格标准。
所需的量具需要根据槽宽理论值和公差值的不同,分别制造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之间无法通用,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
使用单钩(或双钩)深度卡尺
分别测量槽的两个侧面与零件基准面的距离,通过计算后得到槽的实际尺寸。
这种方式获得的测量值包含了两次测量产生的测量误差,因此,测量的准确度差,测量效率也不高。
使用电子塞规
电子塞规(内置LVDT位移传感器),结合产品定位工装,对键槽槽宽进行测量。
需要进行线性校准,测量时先放入标准样件,对电子塞规测量位置进行校准,对应的测量仪读数定零。
测量零件时,先放入待测工件,电子塞规进入原先校定的测量位置,开始测量,读取传感器偏差值,从而得到槽宽的偏差。
编程测量槽宽
使用宏程序测量
例如,使用G代码宏程序测量槽宽,程序中包含固定循环模式、取消高精度指令、快速移动坐标、启动刀具、测量宽度等步骤。
通过记录X方向槽宽大小和尺寸误差,计算并输出槽宽尺寸。
使用CAM软件编程
选择适合的CAM软件(如Mastercam、PowerMill等),将需要进行宽槽加工的零件导入到软件中,并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和模型建立。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生成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
通过CAM软件生成加工代码,这些代码可以直接输入到机床控制系统中,实现宽槽的自动加工。
建议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根据槽宽的大小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电子塞规或卡规,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宏程序或CAM软件:根据实际需求和加工环境,选择使用宏程序或CAM软件进行槽宽的测量和编程,以提高测量和加工的效率。
进行校准和测试:在测量和编程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测试,以确保测量和加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