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
小说通过描绘各类人士在科举制度下的表现,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复杂性和丑陋面。吴敬梓以写实主义手法,展示了士人阶层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腐朽糜烂,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性扭曲。
批判和嘲讽当时社会的弊端:
小说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揭露,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歌颂少数人物坚持自我的人性守护:
尽管小说主要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但也热情地歌颂了那些以坚持自我方式守护人性的人物。这些人物成为了作者理想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性的追求。
反映社会现实与士人命运:
小说以清朝士人儒林群体的生活为背景,通过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士人的命运。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被腐蚀过程和社会弊端的讽刺小说,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