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是指 通过国家法律、法令和行政条规的形式,以政府的力量来推行,由政府认定和授权机构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对劳动者的从业资格进行认定的国家证书。它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对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一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标准,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用途包括:
表明劳动者技能水平:
它是劳动者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求职任职依据:
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境外就业:
它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法律依据:
某些职业需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职业资格。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级别,在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可以直接申报三级,大专在校生可以申报四级。
建议:
劳动者可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来获取相应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优先录用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以确保员工具备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宣传和实施,确保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认可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