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绿》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梅雨潭的迷人绿色,并通过这一色彩传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下面是对《绿》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
赏析
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文章开篇即点明了主题,用“惊诧”二字引领读者进入梅雨潭的魅力之中。通过对梅雨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作者成功地传达出了潭水那醉人的绿。这种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调配的色彩,既有深邃静谧之感,又不失生动活泼之气。
文章中的描写充满诗意,如“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将梅雨潭的深邃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则巧妙地引入了季节与天气的变化,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和生动。
朱自清的文字清新质朴,语言流畅自然,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与敬畏。文章虽短,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绿》不仅仅是对梅雨潭景色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潭水之绿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整篇文章如同一首优美的赞歌,歌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活力。
---
以上是对朱自清散文《绿》的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