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律诗

时间:2025-03-10 06:16:39 网络游戏

律诗是一种 近体诗,其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此外还有排律或长律。

起源与发展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

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格律要求

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全首共四十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全首共五十六字。

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三四两句、五六两句也要对偶。

押韵:二、四、六、八句要押韵。

平仄: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遵循严格的声调高低规则。

类型

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

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排律或长律:超过八句,通常在十句以上。

特点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押平声韵。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历史沿革

律诗在初唐四杰时期开始规范化,五律对式律作品锐减,粘式律作品大幅度增加。

盛唐时期,律诗作者日众,风格趋向省净自然,七律逐渐兴起。

中唐时期,律诗创作以五律为主,文辞、声律上修整得十分工致。

晚唐时期,律诗艺术进一步发展,李商隐、杜牧等成为七律圣手。

代表作品

唐代杜甫的《春望》、《登高》等。

宋代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律诗因其格律严谨而得名,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