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含义是 廉颇虽已年老,但饭量还好,表示他身体依然强健,还有能力为国效力。这句话通过询问廉颇是否能吃饭,来隐喻他是否还有战斗的能力和意愿。
具体背景是,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因被奸臣排挤而不得志,最终流落至魏国。赵王听闻廉颇仍有意为国家效力,便派人前去探望他的情况。使者回报说廉颇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好,然而在吃饭过程中多次大便,暗示他身体已不如前。因此,赵王认为廉颇已老,不再适合为国家效力。
辛弃疾在词中运用这个典故,不仅表达了对廉颇的怀念和对南宋朝廷无能的愤慨,还寄寓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通过廉颇的遭遇,辛弃疾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