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连墙件是建筑施工中用于确保脚手架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其设置规范如下:
位置要求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若该处设置有困难,应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布置形式
通常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或两步两跨。
连墙件的面积覆盖面积至少要有20到40平方米。
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正方形、矩形布置。
覆盖面积
每根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小于27平方米。
水平间距
连墙杆应水平设置,连接点距离主节点的距离控制在300毫米以内。
若连墙杆不能水平设置,应采取下倾斜的方式连接设置,严禁上倾斜连接。
特殊情况的处理
高度超过24米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如设置抛撑,抛撑应使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连墙件的埋设深度
钢管直埋法,钢管埋入砼深度不低于20cm。
钢管外壁焊接钢筋法,钢管埋入深度不低于10cm,螺纹钢直径不小于16cm。
连墙杆件
连墙杆件在立杆的内侧和外侧必须设置抗滑移扣件。
连墙件杆件
连墙杆件应拉至外立杆上并在杆件上涂刷醒目颜色,避免拆除。
以上是外架连墙件设置的基本规范,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连墙件的固定情况,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