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简介

时间:2025-03-10 02:09:25 网络游戏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颐和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改建而成。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颐和园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了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全园以万寿山为中心,山青水绿,阁耸廊回,金碧辉映,气魄宏伟,手法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

颐和园主景区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现存各式宫殿、园林古建7万平方米,并以珍贵的文物藏品闻名于世。

颐和园不仅是中国的著名旅游胜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大清王朝的兴衰更替,也承载了国家民族的苦难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