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标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初是一个简单的蚌壳图案,后来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红黄双色的贝扇图案。以下是壳牌标志的主要发展历程:
1900年:
壳牌公司采用了一个蚌壳图案作为公司的标志,这个标志没有颜色,设计相对简单。
1904年:
壳牌标志被重新设计为一个扇贝形状,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1907年:
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合并,新公司继续沿用了壳牌的扇贝标志。
1915年:
壳牌商标开始采用红黄两色的搭配,这一设计使壳牌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1930年:
壳牌标志的轮廓得到了改善,获得了更深的色调,并且去除了黑色背景,使设计更加平衡和坚实。
1948年:
壳牌推出了第四代标志,这个标志将贝壳和五边形结合起来,表现出壳牌的创新和时代特征。
1955年:
壳牌标志的字体颜色改为红色,线条被缩短,变得更加精致,并且开始采用黄色外壳放在红色背景上。
1961年:
壳牌标志在红背景上增加了一个红色的长方形,使设计更加现代化。
1971年:
壳牌推出了第三代标志,这是首次采用连续的曲线来呈现贝壳的形态,向前看、积极向上。
1995年:
壳牌推出了第四代标志,这个标志在设计上更加简洁和现代。
总结起来,壳牌标志从最初的简单蚌壳图案,经过多次改进和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红黄双色的贝扇图案。这个标志不仅代表了壳牌公司的品牌形象,也见证了其在全球油气领域的发展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