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时间:2025-03-09 23:31:12 网络游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为根本,吸收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一思想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中学:

指以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强调的是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

西学:

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主要是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

体用关系:

“体”指主体,是中学的核心理念和方法;“用”指辅助,是西学的应用和实践。这一思想旨在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同时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挽救统治危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在晚清时期的重要思想,旨在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强化中国的传统体制,而不是全面否定或取代中学。这一思想在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这一思想逐渐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进步势力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