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3-09 19:45:49 网络游戏

铆接(riveting)是一种 机械连接方法,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件上打洞,然后将铆钉放入这些洞中,并使用铆钉枪将铆钉铆死,从而使这些工件连接在一起。铆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活动铆接:

结合件可以相互转动,属于非刚性连接。例如:剪刀、钳子等。

固定铆接:

结合件不能相互活动,属于刚性连接。例如:角尺、三环锁上的铭牌、桥梁建筑等。

密封铆接:

铆缝严密,不漏气体、液体,也属于刚性连接。例如:某些密封要求较高的结构件。

铆接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抗震、耐冲击和牢固可靠等优点,但缺点是铆接时噪声大,影响工人健康,且结构一般较笨重,被铆接件的强度也会有所削弱。尽管如此,铆接在轻金属结构(如飞机结构)的连接中仍占主导地位,在钢结构连接中则主要应用于受严重冲击或振动载荷的场合,例如某些起重机的构架连接。

铆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钻孔:在被铆接件上打出预制孔。

2. 锪窝:在孔的入口端形成沉头孔或倒角,以便铆钉能顺利放入并形成钉头。

3. 去毛刺:去除孔周围及铆钉上的毛刺,确保连接质量。

4. 插入铆钉:将铆钉放入孔中。

5. 铆接:使用铆钉枪对铆钉进行墩粗和顶压,使其形成钉头,从而连接工件。

铆接还可以分为正铆和反铆两种形式:

正铆:铆枪窝捶打铆钉杆,使钉杆墩粗并形成钉头。

反铆:铆枪窝捶打铆钉头,使钉杆在孔内墩粗并形成钉头。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工件的结构特点,可以选择适当的铆接类型和形式,以实现高效、可靠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