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分类

时间:2025-03-09 18:47:27 网络游戏

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其类别:

按社会功能划分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事业单位。例如:城管监察、环境监察、土地监察等。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例如:广播电视台、出版社、城市公用市政管理等。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公益一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环境监测站等。

公益二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例如:职业技术学校、卫生服务站等。

按经费来源不同划分

全额预算管理单位:所需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收入全部上交国家财政的事业单位。例如:图书馆、文化馆、党校等。

差额预算管理单位: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其列入国家预算的仅是自身收支之间的差额数。例如:医院等。

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不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事业单位。

按机构编制部门统计口径划分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包括25种类别,例如:教育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勘探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气象事业单位、地震事业单位、海洋事业单位、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标准计量、技术监督、质量检测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事业单位、物资仓储、供销事业单位等。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个事业单位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类别。例如,一所大学既属于教育事业单位,又属于科研事业单位和文化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