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院强制执行对方没有钱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申请执行悬赏
由法院依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发布悬赏公告,广泛征集知情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一旦据此取得执行成效,便向线索提供者支付悬赏金。此方法可以发动更多人助力查找“老赖”财产,提升执行到位的几率。
申请冻结被执行人的微信与支付宝账户
在移动支付盛行的今天,微信和支付宝成为重要的支付工具,可能蕴含被执行人的重要财产线索。申请冻结这些账户可以对被执行人的生活形成制约,迫使其还款。
申请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公积金、保险及理财产品等
若被执行人有公积金缴存记录或购买过相关产品,可以对其名下此类资产申请执行,使其难以隐匿财产。
申请对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
在强制执行期间,若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义务,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其采取拘留措施。申请时需阐明被执行人的拒履详情以及已施行的其他强制执行手段。
追究被执行人的拒执罪
对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将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处罚。当被执行人符合此情形时,可通过追究其拒执罪来维护自身权益。
中止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以暂时中止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且无收入来源、丧失劳动能力,法院会终结执行程序。
恢复执行
当被执行人将来具备履行能力时,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采取其他执行措施
法院还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
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并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此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综上所述,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会根据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如果被执行人一直拒不履行义务,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