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总体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约1万平方公里。
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约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空气质量问题,尤其是PM2.5浓度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臭氧污染问题加剧。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约有15%至20%的动植物种类处于濒危状态。
局部环境改善
一些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城市空气质量的PM2.5浓度下降。
治理能力不足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资源利用效率低
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污水处理不达标。
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水位下降,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
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导致土壤板结、碱化和重金属污染。
城市生活污染,如汽车尾气、垃圾填埋等,对土壤造成污染。
环境压力
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环境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生态功能下降
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破坏,降低了防风固沙、蓄水保土等生态功能。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增加了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
为了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