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卫生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清洁与整理
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墙壁、排水沟等打扫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卫生、干净、整洁的环境。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扫、整理。
门窗与玻璃
车间内所有的门窗、玻璃、窗台应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每周需进行1次彻底车间卫生大扫除。
空气消毒
车间应每天进行1次酒精喷洒空气消毒,以清洁车间空气。
个人物品与行为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不得随地吐痰、闲聊、打斗、大声喧哗,不得干与生产无关的其他事情。
废弃物处理
车间内不得堆放废弃物,装溶液用的桶必须加盖。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处,每天上午、下午吃饭时和下班前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或退回仓库。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筐、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产品包装(塑料包装袋、产品标签和纸箱)保持清洁、整齐摆放到规定的区域内。
设备与工具
设备、仪器、仪表外观清洁,无油污与灰尘。设备四周地面干净、无积水、积油。各班组负责卫生区,未按时打扫,或未打扫干净,发现一次扣当天工资5元。
更衣室与更鞋室
更衣室、更鞋室下班后必须打开紫外线灯、车间打开臭氧器进行45分钟以上杀菌。
紫外线与臭氧消毒
车间在上下班前及时进行紫外线杀菌45分钟。车间内每周星期三要进行为时二十分钟以上的紫外光杀菌消毒(并作好记录)。
杀虫与防鼠
厂区内要由防疫站消杀科每月进行两次的灭杀蟑螂、蚊虫等措施。车间门口要有固定隔板,防止老鼠钻进工场内。车间内要彻底灭杀苍蝇、蟑螂、老鼠等公害。
个人卫生与健康
车间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工作帽,从预进间浸脚池中消毒鞋底后才能进入。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生产的传染性疾病(如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等)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防止交叉污染,保障员工健康,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