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分析填列法
直接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相关会计科目明细账记录分析计算现金流量表各项目金额。
工作底稿法
利用工作底稿,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
T型账户法
使用T型账户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以编制现金流量表。
资金分析归类法
财务软件中出纳根据每一笔资金收支进行归类,系统根据勾选归类生成现金流量表。
勾稽关系
现金流量表内部各项目之间以及与其他报表之间的关系。
勾稽关系体现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正表)与间接法列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补充资料)相等。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正表)与补充资料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等。
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和退回的增值税款(正表)与支付的增值税款(正表)之差与补充资料中的增值税增加净额(减:减少)相等。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 本期现金增加额。
间接法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
注意事项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账务处理因素,如“其他业务收入”中的租金收入应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报表编制完成后,应核对勾稽关系,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信息整理自提供的参考信息,并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和解释,以便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