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难,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祸、靖康之耻,是指 1127年金朝攻占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中,金军俘虏了北宋皇帝宋钦宗和宋徽宗,以及几乎全部的皇族、后妃、官吏及首都十万平民。这一事件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因此得名。
背景
金朝兴起:女真族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于1115年建立金朝,并在1120年灭辽。
海上之盟: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贯统治集团想乘辽朝衰亡之际,采取联金灭辽的战略,夺取五代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
战争过程
金军分路南下:金军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
北宋内部动荡:宋徽宗见形势危急,禅位于太子赵桓(宋钦宗),但宋钦宗在金人要求下亲自去金营议和被拘禁。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开封府,俘虏了徽、钦二帝及大量皇室成员、官员工匠等,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影响
北宋灭亡: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的覆灭,南宋建立,中国历史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文化浩劫:金兵的铁蹄之下,汴京的烟火不再,曾经的辉煌化为灰烬,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民族屈辱与觉醒:靖康之耻成为宋朝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国殇,激发了南宋军民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
后续
南宋建立:在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开始了南北对峙局面。
岳飞北伐:南宋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他率领的“岳家军”多次对金国发起北伐,沉重打击了金国的军事力量。
蒙宋联军:1234年,南宋与蒙古结成联盟,携手对金国发起最后的决战,最终金国在双方夹击下覆亡。
靖康之难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浩劫,不仅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