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毒药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著名的毒药包括:
断肠草:
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主要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中毒后会导致肠子变黑粘连,腹痛不止而死。
鸩酒:
使用鸩鸟羽毛制成的毒酒,毒性极大,几乎无药可救。
砒霜:
由砒石加工而成,是一种常见的毒药,中毒症状包括腹痛、呕吐等。
鹤顶红:
实际上是对砒霜的隐晦说法,其树汁含有剧毒。
乌头:
毛莨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如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具有强烈的毒性。
见血封喉:
又名毒箭树,其树汁剧毒,中毒后会导致呼吸困难而死。
雷公藤:
生长在山地林缘阴湿处,根、叶、花均可入药,但根外敷需谨慎,否则可能起泡。
金蚕蛊:
来自苗疆,以金蚕蛊制成的粉末,中毒者会感觉有虫在周身咬齿,痛楚难当。
曼陀罗:
全草有毒,中毒后可能出现晕睡、痉挛,严重者最终毒亡。
狼毒:
具有强烈的毒性,古代常用于下毒,对周边植物和动物也有攻击性。
这些毒药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并且被用于各种场合,包括谋杀和自我防卫。中毒后的解毒方法通常包括洗胃、服用炭灰、碱水和催吐剂,以及使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等草药进行解毒。